首页 > 股票 > 知识 > 储蓄的相关概念,和储蓄有关的资料

储蓄的相关概念,和储蓄有关的资料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30 17:12:35 编辑:大钱队理财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和储蓄有关的资料

正 一、储蓄与货币流通传统观点认为,储蓄是货币回笼,储蓄增长便意味着货币流通量减少,储蓄推迟了购买力的实现。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需要重新认识。因为,上述观点基于以下的前提:①“半商品论”,只有消费资料才是商品,而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从而只有消费资料流通的媒介——现金,才是货币:而用于转帐支付的银行信用不是货币。
一、储蓄与货币流通传统观点认为,储蓄是货币回笼,储蓄增长便意味着货币流通量减少,储蓄推迟了购买力的实现。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需要重新认识。因为,上述观点基于以下的前提:①“半商品论”,只有消费资料才是商品,而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从而只有消费资料流通的媒介——现金,才是货币:而用于转帐支付的银行信用不是货币。

{0}

2,实际消费和实际储蓄的定义或概念

正确处理储蓄和消费的关系,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消费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平稳、可持续的拉动作用,但消费增长需要一定规模的储蓄作为支撑,在储蓄不足情况下过度消费,必然损害经济的健康运行。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有关经济体长期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我们必须从中认真吸取教训。相对有关经济体,我国存在高储蓄和消费不足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和出口拉动,最终消费率总体呈逐渐下降的态势,率从1992年的36.6%逐步提高到2008年的43.5%,消费率则从1992年的62.4%逐步下降到2008年的48.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出口比重过高,消费比重偏低,同样不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显著放缓,未来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以及贸易部门的。在外需不足的情况下,拉动经济增长必须通过增加或消费。由于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增大资源环境的压力,引起居民之间和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部分行业还会出现较严重的产能过剩,容易导致经济增长大起大落,是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的。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现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的格局。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居民收入水平增长低于经济增长是我国消费率低和储蓄率高的主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低于经济增长,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低于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低于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从我国国民可支配收入构成的变化看,和部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总体占比呈上升趋势,住户部门收入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住户部门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自1999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截止2007年,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7.0%,比1992年下降1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保障状况不理想等因素,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由2002年的0.85逐步下降到2008年的0.56,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由2002年的0.85逐步下降到2008年的0.71,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且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高于高收入组。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我们需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逐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短期内可首先考虑针对农村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和城镇低收入户的消费鼓励措施,如增加补贴提高收入、扩大消费信贷等,对消费产生直接拉动作用;中期来看,提高城镇中等收入居民消费应是鼓励消费政策的着力点;长期来看,改善社会保障状况以及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是促进消费增长的根本之路。
实际消费是相对与名义消费而言,是名义消费剔除掉价格通胀因素后的值。实际储蓄是相对与名义储蓄而言,是名义储蓄除以物价水平后的值。

{1}

3,了解储蓄的相关知识有哪些

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又称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是信用机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发展储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可以聚集经济建设资金,稳定市场物价,调节货币流通,引导消费,帮助群众安排生活。与中国不同,西方经济学通行的储蓄概念是,储蓄是货币收入中没有被用于消费的部分。这种储蓄不仅包括个人储蓄,还包括公司储蓄、政府储蓄。储蓄的内容有在银行的存款、购买的有价证券及手持现金等。  在中国,储蓄存款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活期储蓄  活期储蓄指不约定存期、客户可随时存取、存取金额不限的一种储蓄方式。活期储蓄是银行最基本、常用的存款方式,客户可随时存取款,自由、灵活调动资金,是客户进行各项理财活动的基础。  活期储蓄以1元为起存点,外币活期储蓄起存金额为不得低于20元或100人民币的等值外币(各银行不尽相同),多存不限。开户时由银行发给存折,凭折存取,每年结算一次利息。  活期储蓄适合于个人生活待用款和闲置现金款,以及商业运营周转资金的存储。  定期储蓄  定期储蓄存款是约定存期,一次或分次存入,一次或多次取出本金或利息的一种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存期越长利率越高。  我国各大银行的定期储蓄主要包括: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定活两便储蓄存款、通知存款、教育储蓄存款、通信存款。  华侨人民币储蓄 是专为华侨和港澳同胞举办的一种储蓄。华侨和港澳同胞把从国外和港澳地区汇入或携入的外币、黄金、白银卖给中国银行,用所得的人民币参加这种储蓄,利率优惠。存储时凭外汇兑换证明(或侨汇证明书)办理开户手续。存款到期只能支取人民币。  其他储蓄 包括有奖储蓄、保值储蓄、邮政储蓄、代发工资储蓄、住房储蓄等望采纳,谢谢!
储蓄存款知识简介(一) 现汇账户:由境外汇入的外汇携入的外汇票据(包括:个人支票、汇票、旅行支票),均可在收款人姓名与存款人姓名一致的情况下转存为汇户存款。 现钞账户:从境外携入及或个人持有的可自由兑换的外币现钞,可开立现钞账户。 现汇账户与现钞账户的主要区别: 1.兑换成人民币使用的牌价不同,现钞使用现钞买入价,现汇使用现汇买入价,即当外币现钞存款兑换成人民币时,其兑换的人民币金额要少于现汇存款兑换的人民币金额。 2.现汇账户不得用于国内非本人账户之间的划转(不得变更存款人的姓名)。 3.居民个人从现汇账户中提取外币现钞或兑换成人民币,一次性解付等值1万美元(含1万美元)以上、5万美元以下的,需向银行提供有关收入证明材料并提供提款人有效身份证件,登记备案后办理。 储蓄存款知识简介(二) 乙种存款:开户对象为居住在中国境内外、港澳台地区的外国人、外籍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丙种存款:开户对象是中国境内居民。 乙种存款与丙种存款的主要区别: 1.开户起存金额不同:乙种存款起存金额为活期不低于人民币100元的等值外币;定期为不低于500元的等值外币。丙种存款起存金额为活期不低于人民币20元的等值外币;定期为不低于人民币50元的等值外币。 2.汇出汇款限额不同:乙种存款汇往境外时金额不受限制。丙种存款汇往境外时,汇户存款不得超过等值1万美元,否则需经外汇管理局审批;钞户存款汇往境外时不得超过等值2000美元。 3.支取存款收费不同:乙种存款外汇账户支取同种外币现钞时,需收取汇变钞手续费;丙种存款外汇账户支取同种外币现钞时,同一天内在1万美元以内(或等值外汇)免收买卖差价,同一天支取1万美元以上(或等值外汇)超出部分收取买卖差价。

{2}

4,有关储蓄的知识

最新银行存款利率: 利 率 月利率(‰) 年利率(%) 活 期 0.60 0.72 定期 整存整取 三个月 1.425 1.80 半年 1. 2.25 一年 1.875 2.52 二年 2.25 3.06 三年 2.7 3.69 五年 3 4.14 http://www.zhengzhou.bankcomm.com/lilcx/ckllb.htm给你工行的“理财计算器”,你自己可根据存款类型,存期进行计算,很方便的,你不妨试试。http://www.icbc.com.cn/calculator/calculator_per.jsp
英文:saving  [正确读音]:chǔ xù  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又称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是信用机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发展储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可以聚集经济建设资金,稳定市场物价,调节货币流通,引导消费,帮助群众安排生活。与中国不同,西方经济学通行的储蓄概念是,储蓄是货币收入中没有被用于消费的部分,以个人为考察单位的话,个人的实际储蓄(实际是指名义量除以物价水平,下同)就由个人实际金融资产的增加以及实物资产的增加来表示(实际储蓄=m1/p1-m0/p0+b1/p1-b0/p0+k1-k0),当中个人实际金融资产指的是个人的实际现金持有量和实际债券持有量,实物资产的增加则是指个人用于净投资的那部分支出,由于经济的总体数据是若干个个体数据的加总,所以加总个人实际储蓄之后就出现如下的情况:在不考虑与国外经济联系的情况下,个体a的实际债券持有就是a借出的实际资产,有借出的人就有贷入的人,设为个体b,于是个体b的实际债券持有就是a持有量的负数,推而广之如在不考虑有外部联系的情况下整个社会中的实际债券拥有量在任何的时点总是为零的;此外经济中的实际货币持有量受它所支撑的经济的产出(y)以及持有它的成本——当下的名义利率(i)共同决定,鉴于我们仅仅考虑的经济中实际储蓄与投资的关系,所以可以假定这两个变量(y、i)是不变的,于是实际货币的持有量也是不变的,于是加总之后就可以得到所有的社会总的储蓄都体现在实物资本存量的增加上,也就是实际储蓄等于净投资(  实际总储蓄=m1/p1-m0/p0+k1-k0,m1/p1=m0/p0,所以有实际总储蓄=k1-k0,),这里之所以不是实际储蓄等于投资是因为实际储蓄作为没有被消费的产出————这里的产出必须是净产出,即剔除折旧之后的产出,所以实际储蓄就等于净投资。这种实际储蓄不仅包括个人实际储蓄,还包括公司实际储蓄、政府实际储蓄。储蓄的内容有在银行的存款、购买的有价证券及手持现金等。  在中国,储蓄存款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活期储蓄  活期储蓄指不约定存期、客户可随时存取、存取金额不限的一种储蓄方式。活期储蓄是银行最基本、常用的存款方式,客户可随时存取款,自由、灵活调动资金,是客户进行各项理财活动的基础。  活期储蓄以1元为起存点,外币活期储蓄起存金额为不得低于20元或100人民币的等值外币(各银行不尽相同),多存不限。开户时由银行发给存折,凭折存取,每年结算一次利息。  活期储蓄适合于个人生活待用款和闲置现金款,以及商业运营周转资金的存储。  定期储蓄  定期储蓄存款是约定存期,一次或分次存入,一次或多次取出本金或利息的一种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存期越长利率越高。  我国各大银行的定期储蓄主要包括: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定活两便储蓄存款、通知存款、教育储蓄存款、通信存款。  华侨人民币储蓄 是专为华侨和港澳同胞举办的一种储蓄。华侨和港澳同胞把从国外和港澳地区汇入或携入的外币、黄金、白银卖给中国银行,用所得的人民币参加这种储蓄,利率优惠。存储时凭外汇兑换证明(或侨汇证明书)办理开户手续。存款到期只能支取人民币。  其他储蓄 包括有奖储蓄、保值储蓄、邮政储蓄、代发工资储蓄、住房储蓄等。  储蓄小窍门:  第一,少存活期,多存定期;少存短期,多存长期。  第二,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取存款。(否则会有一定的利息上的损失)  第三,滚动存储既方便有能够提高利息。例如,将自己的储蓄愤恨12等分(或若干等分),然后每一个月都去存一个一年期的定期,或者将每个月的余钱不管多少,都存一年定期,这样一段时间下来,我们每个月都会有一笔定期存款到期,可供提取使用,从而也不会减少自己的利息收入。  第四,“存本存利”的方法可以增加利息的数量,即将存本取息与零存整取相结合,通过利滚利达到收益的最大化。  第五,适当地购买外币,可以获得比较丰厚的回报。  第六,存款前后,应多注意各种问题,比如:办完手续后的检查、看清楚利率变化,还有,如果你没有办理自动转存业务,那就千万记得要及时转存。

5,请问储蓄的特点是什么

储蓄是什么?储蓄存款,是指个人或公司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储蓄存款是社会公众将当期暂时不用的收入存入银行而形成的存款。储蓄存款的存户一般限于个人。传统的储蓄存款不能开支票进行支付,可以获得利息。这种存款通常由银行给存款人发一张存折,作为存款和提取存款的凭证。储蓄存款的存折不具有流通性,不能转让和贴现。 储蓄储蓄的意义是什么?储蓄意义:让每个人或家庭,把节约的钱存到银行的经济活动。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又称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是信用机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储蓄存款是信用机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发展储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可以聚集经济建设资金,稳定市场物价,调节货币流通,引导消费,帮助群众安排生活。我国的储蓄原则是“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居民个人所持有的现金是个人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各种方式强迫其存入或不让其存入储蓄机构。同样,居民可根据其需要随时取出部分或全部存款,储蓄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提取存款。并要支付相应利息。储户的户名、帐号、金额、期限、地址等均属于个人隐私,任何单位和个人没有合法的手续均不能查询储户的存款,储蓄机构必需为储户保密。储蓄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储蓄的特点。“储蓄”,在我国古代泛指积聚财富的行为,主要是个人储备钱财以备临时需要的意思.例如:秦时的《尉潦子》一书中说:“民无二事,则有储蓄。”《后汉书》上也有“节用储蓄.以备凶灾,之说。后来,随粉历史的发展,储蓄一词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通常所说的储蓄,有下述两种不同含义:广义地讲,储蓄是指人们储存和储藏的财物.这种含义的储蓄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指城乡居民储截现金,存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以及居民持有的各种有价证券,这种储藏形式主要是货币和有价证券,另一种形式是指城乡居民储藏实物。储蓄的特点,狭义地讲,储蓄就是指城乡居民在银行、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欲的过程。这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含义。这种含义的储蓄,既不包括城乡居民手持的现金,也不包括居民持有的各种有价证券,更不包括人们储藏的实物。储蓄的特点,目前,我们一般所讲的储蓄,就是指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储蓄的概念可概括为:城乡居民为满足物质文明生活猫要和储藏价值,而把节余和暂时不用的钱存人金融机构的一种信用形式;也是国家组织社会闲散资金,支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种有效手段。储蓄的特点储存作为一项信贷资金来源。通过聚少成多、变消费为积累,用来增加生产建设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加速和规模扩大。
储蓄存款: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基本形式: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华侨人民币储蓄储蓄的特点:1.储蓄行为的自主性储蓄行为的自主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储蓄对象是私有的,就是储蓄者所要储蓄的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归储户所有,储户自己有权支配,这是储蓄具有自主性的根本保证和必要前提;二是储户进行储蓄是自我需要的结果。储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自己将来的某种需要,这种储蓄的自主性反映了自我服务的需求,不论是保值或增值的储蓄都是对储户有利的,因而货币所有者愿意从事储蓄活动。2.储蓄对象的暂时闲置性和积累性储蓄动机产生于个人取得收入以后扣除消费部分的结余。这部分结余构成了个人能进行储蓄的物质前提。同时,储蓄的目的是为了未来消费,这也说明了储蓄对象的闲置具有暂时性。
储蓄存款: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 基本形式: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华侨人民币储蓄 储蓄的特点: 1.储蓄行为的自主性 储蓄行为的自主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储蓄对象是私有的,就是储蓄者所要储蓄的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归储户所有,储户自己有权支配,这是储蓄具有自主性的根本保证和必要前提;二是储户进行储蓄是自我需要的结果。储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自己将来的某种需要,这种储蓄的自主性反映了自我服务的需求,不论是保值或增值的储蓄都是对储户有利的,因而货币所有者愿意从事储蓄活动。 2.储蓄对象的暂时闲置性和积累性 储蓄动机产生于个人取得收入以后扣除消费部分的结余。这部分结余构成了个人能进行储蓄的物质前提。同时,储蓄的目的是为了未来消费,这也说明了储蓄对象的闲置具有暂时性。储蓄的积累性是指储户在货币资金上量的积累。它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储蓄行为对储户个人具有积累财富的作用;其次,从货币资金代表社会财富的角度考察,货币储蓄过程也是社会财富的积累过程。 3.储蓄价值的保值性和收益性 储蓄是一种信用行为,信用具有还本付息的特征。储蓄的还本付息特征使它具有明显的保值性和收益性。储户将货币资金存人银行等储蓄机构,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保住本金,起到积累财富的作用。如果连本金都保不住,储户是不会参加储蓄的。因此,储蓄的保值性是储户进行储蓄的最低要求,也是储蓄的基本特征;其次,储户将货币资金存入银行等储蓄机构,经过一段时间,不但要取回本金,还要带来利息,这是信用行为的基本要求。储蓄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储蓄的收益水平。
1、储蓄存款是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也是普通老百姓与银行日常打交道最多的业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当今个人财务管理方式众多,和其他方式相比,储蓄存款收益可能会低些,但就安全性和流动性而言,储蓄存款仍具有相对优势。2、活期存款随时存取,灵活方便,适用于个人日常生活中短期待用资金的存储。3、整存整取适用于个人一段时间闲置节余资金的储蓄,例如结婚费用、儿女未来的教育经费等。整存整取储蓄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息收益。4、零存整取对于在外打工、每月有较为固定收入的中青年朋友比较合适。5、整存零取适合于拥有一笔可观的收入结余,同时需要供养家人(子女上学、赡养老人等)的个人或家庭。
1.储蓄行为的自主性储蓄行为的自主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储蓄对象是私有的,就是储蓄者所要储蓄的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归储户所有,储户自己有权支配,这是储蓄具有自主性的根本保证和必要前提;二是储户进行储蓄是自我需要的结果。储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自己将来的某种需要,这种储蓄的自主性反映了自我服务的需求,不论是保值或增值的储蓄都是对储户有利的,因而货币所有者愿意从事储蓄活动。2.储蓄对象的暂时闲置性和积累性储蓄动机产生于个人取得收入以后扣除消费部分的结余。这部分结余构成了个人能进行储蓄的物质前提。同时,储蓄的目的是为了未来消费,这也说明了储蓄对象的闲置具有暂时性。储蓄的积累性是指储户在货币资金上量的积累。它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储蓄行为对储户个人具有积累财富的作用;其次,从货币资金代表社会财富的角度考察,货币储蓄过程也是社会财富的积累过程。3.储蓄价值的保值性和收益性储蓄是一种信用行为,信用具有还本付息的特征。储蓄的还本付息特征使它具有明显的保值性和收益性。储户将货币资金存人银行等储蓄机构,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保住本金,起到积累财富的作用。如果连本金都保不住,储户是不会参加储蓄的。因此,储蓄的保值性是储户进行储蓄的最低要求,也是储蓄的基本特征;其次,储户将货币资金存入银行等储蓄机构,经过一段时间,不但要取回本金,还要带来利息,这是信用行为的基本要求。储蓄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储蓄的收益水平。
文章TAG:储蓄相关概念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