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这100元钱存银行,一年后本金加利息合计103.5元(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5%),而去年全年平均CPI为5.4%,那么这个东西A一年后需要105.4元才能买,如果回顾过去30年,确实存款跑不过cpi,但这不是主观恶意剥削人民,而是大局,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价格水平的变化率,有时利率高于cpi,有些年份cpi为负。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CPI和银行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比如去年年初,100元钱能买什么东西。你把这100元钱存银行,一年后本金加利息合计103.5元(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5%),而去年全年平均CPI为5.4%,那么这个东西A一年后需要105.4元才能买。所以你银行里的钱缩水了。
你的观点有点偏激。银行存款利率确实如你所说是国家规定的,并没有完全市场化。然而,国家也在努力确保金融安全。利率高了,对百姓有保障,但企业贷款利率必然更高,增加企业负担,降低经济活力。至于钱存到银行后不断贬值,也是分年的。有时利率高于cpi,有些年份cpi为负。如果回顾过去30年,确实存款跑不过cpi,但这不是主观恶意剥削人民,而是大局。毕竟中国人怕穷,所以刚有点钱就不敢花钱,以至于国家出于经济需要继续投放货币,导致货币供给越来越多。我们可能会遭受一些损失,但当国家发展起来,变得富强起来,子孙后代就可以享受幸福了。另外,也不一定是银行利用存贷差稳定盈利。如果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那就亏大了,要30招才能赚回来。
A: CPI和物价水平没有直接关系。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用一揽子消费品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消费品总额的价格水平,而我国的利率是国家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你说的所谓利息缩水,就是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关系,在物价水平不确定的情况下是不确定的。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价格水平的变化率。当价格水平的变化率未知时,两个利率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所以你的问题不成立。至于央行要不要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利率,调整多少,这是货币政策的问题,是人为的而不是自然的。利率本质上是货币的“价格”,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衡量的。物价水平也是货币的“价格”,是从商品的角度来衡量的。这两种货币的所谓价格是基于不同的参照系,所以没有直接关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