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上广这样的城市来说,基础设施完备、教育资源丰富、就业环境良好的优势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年轻人去追逐梦想。也许在二线城市或者三线城市月薪过万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但是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月薪五万甚至不封顶,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这是他们最大的魔力。现在的年轻人之所以有去大城市的执念,很大程度上是看到了在二线城市看不到的普通人成功的可能性。
5、三句话,给了27岁的我 北漂的勇气27岁,毕业近四年,一无所有。27岁,有人结婚生子,生活幸福美满。有些人以事业为荣,事业步步高升。有些人成为知识自媒体的网络名人。对于他们,我总是投来羡慕的目光。虽然每天过着朝九晚六的生活,出入高档写字楼看似高大上,但实际上每个月拿到的工资也只是差到可以支撑基本生活。所以,没房没车,没有存款,字面上什么都没有。就在上个月,我辞掉了工作近两年的工作。这个月,我将离开这个奋斗了近三年的城市。
因为27岁了,生命还是无限的。在学校的时候,我很勤奋,努力,积极。这些都是老师同学给我贴的标签。毕业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的斗志被安逸的生活磨灭了。忘记自己定下的目标,忘记自己给自己许下的承诺,忘记什么是理想。我的理想就这样被淹没了。幸运的是,我醒了。看到身边的人都过得比我好,还能买得起逛高档商场,进高档餐厅,还能时不时去旅游,来个朋友圈。
6、一场大火,燃尽了无数人的 北漂梦。2017年11月18日,北京市大兴区某公寓发生重大火灾,造成19人死亡,8人受伤。在火灾原因没有查明之前,所有自建公寓的门上都贴了整改令,所有人必须在一周内搬离,否则将被强制拆除。如果你住得起居民楼,谁愿意住在阴暗潮湿的自建房里?但这一次,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带着行李离开。虽然没有经历过火灾,但他们和大兴西红门镇新建村的人一样,没有家。
北京这座城市,毕竟留不住这么多人。在北京繁华的背后,有很多城中村,村里有很多类似聚福园的自建公寓,还有两三层楼的小楼,居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大部分刚来北京的人都住过这样的公寓,因为便宜。几百块钱的房租,即使阴暗潮湿,没有空调,没有阳光,但至少在北京有个落脚的地方。老王和媳妇从搬进公寓的那一刻起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赚钱,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搬出去。
7、现在 存款不到一万元的家庭多吗?我没有钱存款。离婚的时候带着两个儿子,所有的财产都是1500块。我花了500块钱买了一张火车票带孩子回父母家。当时我正好赶上我哥的婚礼,就送了他500块的礼金,然后就只剩下500块了。才过了几天,就是春节了。我很担心。春节前几天刚来成都工作。当时什么都没想,就想快点找工作,想找个有吃有住的工作。那年是2009年腊月二十五,离过年只有五天了。那是我第一次来成都,第二天就找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有吃有住。第一个月工资我出了2300,拿了2000给我妈自己留着。我经历了太多的辛酸。经常半夜一个人在宿舍哭。感谢我的父母,我的哥哥,我的嫂子,一路支持我。没有他们,我无法坚持到现在和孩子在一起。两年前,我在这里首付了一套房子,也算一个家。装修是信用卡。现在我的月薪是还房贷和信用卡,所以我现在34了。真的。
8、《我在他乡挺好的》乔乔为什么没有 存款?税后一万在一线城市是什么水平...因为所有的钱都用于租房、吃饭、生活费,所以根本没有开会存款。1万元在一线城市是比较低的水平,因为一线城市消费很高,1万元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虽然挣的多,但是在一线城市消费多,很难有存款。税后一万在一线城市,其实是中等水平。这是因为她一个人生活在异乡,生活成本很高,每个月的房租也很高,一线城市的物价也很高,所以没有存款。
9、流落在北京的80后 北漂们的未来在哪儿?以下是北漂的朋友口述。我没有上过大学,没有敲门砖,没有一技之长。来北京之前,我还是一个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所谓“农民工”。说到优点,我能想到的只有年轻的身体能做点苦力。大城市的大学生不愿意努力。一个远房表哥在北京混了个小工头,通过他的介绍来到北京。相比较而言,城市建设总是需要我们,而北京的工资更高。
前几年义无反顾的去了北京,做过工地,管理过仓库,甚至做过媒体,也做过销售。这一呆就是四五年。这些年,我好像什么都没做,除了帮家里还清前几年父亲生病欠下的债。与一次性存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穿在身上的西装领带,让我们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实际上一切都是为了服务客户,忽悠人。我非常讨厌穿正装。每天挤在地铁和公交上,经常让我全身冒汗,但是这种皮真的很难脱。
10、你有哪些关于 北漂的故事?写于2012年1月15日前几天,我的公交卡丢了,然后周末去找朋友的路上给另一个朋友打了个电话。我说公交卡里有迷你卡,他说没拿到小卡的原因是小卡不能退。我当时站在积水潭地铁站外面,说了一句我现在觉得很自信的可笑的话。我说:来了北京就没打算回去了!说辞一出,我自己都惊呆了。我妈经常说我,别吹牛了。其实我不是在吹牛,只是在表达我的愿望,或者只是提醒自己,你来这个城市不是为了路过,而是为了未来的停留。
找工作还是挺顺利的。第一天投简历,第二天面试,在我加入这家公司很久以后,我知道我是唯一一个没有经过复试就被当场任命的员工。这一切都归功于我在天津工作三个月所获得的自信,离开天津的时候,天津的一个同事给了我一个体温计。我话不多,大概是想注意身体吧,所以来北京后很久,因为各种折腾,加入了冷军。我养成了在外面给家人报喜的习惯。